关注点:人才链精准对接就业链
“专业学习的内容直接对标公司岗位的要求,毕业就能直接上岗。”对于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2022级毕业生谯兆林来说,从校园到企业,从毕业到就业,几乎是无缝衔接。
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现场实践教学
自去年10月进入贵州煜宏达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后,谯兆林凭借扎实技能基本功,在公司组织的快修快保、汽车美容、检查与维护等考核项目中均获得“优秀”评级,达到岗位要求标准,在今年4月结束实习后,他将正式入职公司维修技工岗位。
其实,面对新岗位,谯兆林并不陌生。作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单位,贵州煜宏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《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》《汽车检测与试验技术》等多门课程的实训教学。谯兆林说,学校将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整合成学习工单,让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学到了企业认可的真本领。
近年来,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按照服务产业相同、专业基础相通、技术领域相近、职业岗位相关、教学资源共享的设计逻辑,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组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。学校与企业全方位合作、一体化产教融合开展专业建设,培养汽车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,深度服务先进制造汽车产业,是贵州唯一聚焦汽车市场生产制造的专业群。
如何让专业群更好服务产业链、人才链精准对接就业链?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探索校企共创“五育四阶三融六双”人才培养模式,推动形成专业服务产业、产业带动就业、就业促进专业闭环发展——
学校与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、贵州纽迈数控技术有限公司、贵州煜宏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,与合作企业共建、共管专业群,“双主体”共育各专业学生;校内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基本能力和专项技能的培养,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技能培养及生产实训,进行“双基地”实践;学校教师与企业派驻学校工程技术人员组成“双教师”教学团队,开展教育教学活动;现代学徒制班和订单班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“双身份”;第一课堂实施专业教学,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双创能力,开展“双课堂”融合授课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;采用学生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获证率“双证书”检验人才培养成效。
近年来,专业群已为社会输送装备制造类毕业生1500多人,专业群学生去向落实率均超98%,其中,52.7%的毕业生服务汽车产业发展。